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以行政争议和部分民事争议为处理对象。
行政复议直接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行政复议以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审查标准。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主要方式。
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
行政复议以行政机关为处理机关。
行政复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未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复议的任务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复议主要是书面审查,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申请人:(姓名),(性别),于(生日)出生,家住(住址),邮编(邮编),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单位名称)
申请事项:
(请求撤销或不服被申请人作出的某个决议或处理意见,以及诉求)
事实与理由:
(列举文件依据和事实依据以及逻辑判断,证明被申请人的决议或处理意见是错误的,申请人的诉求是合理的。)
此致
(被申请人的上级部门,一般在决议、处理意见的回执中会注明)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时行政复议的终止与恢复条件。当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代为申请,并在六十天内参加复议以恢复程序。若无近亲属或未在规定时间确定参加,复议将终止。同时,第三人可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第三人亦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复议。
《行政复议法》中关于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利害关系要求,包括哪些公民、法人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与行政复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一级复议制度和中国特色的行政终局裁决的相关规定。该制度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在多数情况下获得最终救济,提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