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07-0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果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的,是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但是行政复议是有限制的,只有在法定的受案范围以内,复议机关才会受理,否则应当拒绝受理。那么,当事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详细介绍有关知识。
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不适用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以下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例如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人事处理决定。
- 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
-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授权实施的行为。
- 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规定。
-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 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 对落实私房政策等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处理。
- 其他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
适用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
-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证书或者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证书变更、中止、撤销决定不服的。
-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
-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废止承包合同,侵犯合法权的。
-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 申请行政机关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
在申请行政复议时,相对人还可以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的审查。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
相对人如果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规定的审查。
这些规定包括:
- 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分的规定。
- 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规定”不包括国务院部、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条件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先予执行的条件。首先,当事人提出申请且需求紧急;其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明确,且对未来判决有预期;最后,被申请人必须具备履行能力。申请过程包括递交申请书,经法院审查后裁定是否先予执行。对裁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但执行不因此停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及其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分为多种情况,如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处罚人、共向被处罚人、不服行政裁决或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的执行在
-
一、财产保全裁定的复议程序
财产保全裁定的复议程序,包括复议申请的处理、复议决定的处理以及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文章还涉及财产保全案外人的异议处理,讨论了关于财产保全过程中异议处理的法律规定及不同观点。
-
行政诉讼案由的新规定
行政诉讼案由的新规定。案由是案件名称,反映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性质。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案由尚未具体规定,仅发布了相关通知作为指导。现行案由分为作为类、不作为类和行政赔偿类。在适用案由时,人民法院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案由中是否使用“纠纷”二字、行政管理范围
-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是否可行
-
商标行政复议所需提交的材料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