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税务机关不会主动批准纳税人从事某项活动,必须先有申请才能获得许可。这与税务机关主动对纳税人进行纳税检查等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有所区别。
税务行政许可是一种经过依法审查的行为。
税务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税务行政许可是一种要遵循一定程序,并以正式的文书、格式、日期等形式予以批准的行政行为。
税务行政许可的具体内容包括: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通知的规定执行。如果上述文件没有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地方税务局可以在本机关管理权限内作出补充规定,但是不得再向下级税务机关下放规定权。
税务机关应当在办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场所公示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取得税务行政许可,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税务行政许可申请书。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税务机关不得因此拒绝受理。
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情况作出以下处理:
税务机关应当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对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如果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实地核实,应当指派两名以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税务行政许可应当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税务机关直接受理、审查并作出决定。如果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税务机关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并认真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许可事项,税务机关应当举行听证。需要听证的事项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向社会公告。听证由税务机关法制工作机构主持,听证过程应当公开进行。
税务机关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许可决定。如果准予许可,应当颁发许可证件或准予许可决定书,并在办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场所公开许可决定。如果不予许可,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税务行政许可只在作出批准决定的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有效。
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许可事项的,税务机关应当办理变更手续。如果税务行政许可证件有有效期限,被许可人依法提出延续申请,税务机关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前作出书面决定。
纳税人申请取得发票领购资格时,由税务机关审核后发给发票领购簿。被许可人领购发票时,按照批准的数量、版式领购发票。发票领购簿一次批准,长期有效。
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纳税人根据需要分次申请、办理许可。
行政许可监督的三大功能,包括行为矫正功能、预防功能和反馈功能。通过监督机制和体系,及时防止和消除系统或个人的偏离行为,保持行政许可行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监督方式包括备案审查、资格认定和行政执法检查等。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咨询服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管理办法。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及国务院通知,为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了该办法。办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企业,包括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表示安全生产水平越好。企业应
行政执法在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文章阐述了行政执法的定义、主体、依据、性质和目的。其中重点讨论了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权限,以及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文章旨在说明行政执法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行政监督的概念、分类和法律依据。行政监督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申请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属于监督范围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即可申请。其法律依据为《行政监察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