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为了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依法采取的对有关对象的人身、财产和行为自由加以暂时性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状态的手段。
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行政强制措施带有明显的预防性、制止性。
行政强制措施的内容大致包括人身和财物两大类。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理决定紧密相连,常常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前奏和准备。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也紧密相连,常常是执行机关进行行政强制执行的准备和前奏。
行政机关是否有权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所作行政处理决定中规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义务为前提,这种不履行还必须有不履行的故意。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迫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履行行政义务。
强制执行应以行政义务为限,不能超过当事人所承担的行政义务范围。
义务人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是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行政强制执行的基础主要是行政处理决定。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在不同法系中有重要区别。普通法系国家将行政强制执行权看成是司法权的一部分,而大陆法系国家将行政强制执行权看成是行政权的一部分,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
我国有20部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自己实施强制执行的权力,有23部行政法规赋予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的权力。执行的方式一般分为直接强制和间接强制两种。
直接强制是在无法采取间接强制或者采取间接强制仍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直接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采取强制手段,以达到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
间接强制分为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代执行是由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义务,代执行的费用由义务人承担。执行罚是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反复地课以金钱给付义务,执行罚的比例随着不履行义务的时间增加而增加。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扣押与扣留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等类型。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因此,扣押和扣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类型,且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