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时间:2024-03-1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587

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比较

1. 执行主体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通常是人民法院,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行政机关。而民事强制执行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

2. 执行依据

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是行政处理决定,即使在由司法机关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其执行依据仍然是行政处理决定。而民事强制执行的依据是已经生效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的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法律文书。

3. 执行对象

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可以是物、行为和人身,范围比较广泛。而民事强制执行的对象仅限于物。

4. 执行结果

行政强制执行不存在执行和解的可能性,只能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而民事强制执行则可以进行执行和解。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1. 引起原因

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都是因为当事人未履行法定义务而引起的。但是当事人未履行法定义务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义务必须履行,此时引起行政强制执行,例如纳税义务;另一种情况是该义务已经不可能再履行,此时只能给予行政处罚,以教训当事人并要求其以后履行义务,例如违反交通规则。

2. 性质

行政处罚是对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科处新的义务,而行政强制执行则是强迫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原来的义务。这是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的一般分界线。

3. 执行方式

行政处罚主要采用警告、罚款、没收财物、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以及行政拘留等手段。而行政强制执行则采取代执行、执行罚、强制征收以及直接强制等手段。在实践中,有时会将行政处罚用于替代行政强制执行的情况,即以处罚代替当事人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会鼓励违法行为,是不可取的。需要注意的是,当行政处罚难以执行时,仍然需要依靠行政强制执行作为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 不缴纳判决后的罚金会有什么后果

    判决后未缴纳罚金的后果。当事人如未按时交纳罚金,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罚金缴纳。若当事人已受行政处罚,法院将折抵已执行部分。而对于没收财产的判决,一旦生效将立即执行。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 违章搭建的法律问题详解
  •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