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出境是指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中国国(边)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规定,对外国人处以限期出境的决定权由公安部拥有。为了提高执法效率,便于及时处理外国人违法犯罪案件,公安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行使部分限期出境的审批权。以下是《公安部关于调整限期出境审批权限的通知》的相关法律知识。
外国人在以下情形之一,并且案情简单、证据确凿,依法应当限期出境的,限期出境处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审批,并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抄报公安部备案:
对外国人处以限期出境的,《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应当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带国徽的印章,并由案件承办机关以公安部名义宣布并执行。
对外国人依法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并处以限期出境的,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处罚由承办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决定,限期出境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报批,一并向被处罚的外国人宣布。同时,注销其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证件,并在其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签发备注栏注明“限期出境,在 年 月 日前出境”的签证。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行政处罚的立案时间及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在受理行政案件后,需进行调查以确定违法事实,并非立即立案。公安机关处理治安案件时,需及时受理并登记,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会立即调查,不属于此类行为的则告知理由。行政处罚有追究时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未被公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特征、执行种类和实施方式。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相对方采取强制手段,促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其特征是执行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院,执行对象范围广泛,包括物、行为和人。执行方式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间接执行包括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捐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第一百零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