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税务机关除了责令限期缴纳外,还可以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滞纳金的比例为万分之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扣缴义务人没有按时扣缴应扣的税款,或者应收而未收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追缴这些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以罚款,罚款的比例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百分之五十至三倍。
根据国税发[2003]47号文件的规定,如果扣缴义务人违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未按规定扣缴应扣的税款或者未收取应收的税款,税务机关除了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外,还应责成扣缴义务人限期补扣或补收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规定可以明确,对于已经扣缴或收取的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应加收滞纳金;对于应扣未扣或应收未收的税款,根据国税发[2003]47号文件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应补扣或补收,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可以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至三倍的罚款。因此,对于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加收滞纳金,而是应向纳税人追缴。
中国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最长追诉时效为十年。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时效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对于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将面临处罚。若纳税人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受到行政处罚,通常不再追究
如何处罚偷税金额超过二十万元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且金额较大的行为,将依法判处刑罚并处罚款。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及其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
滞纳金作为行政处罚措施的法律性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手段。行政强制执行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滞纳金属于间接强制执行的一种形式。直接执行可能会对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造成侵害,因此必须慎重使用。间接强制执行包括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形式。滞纳金具有强制
纳税人因损坏或虚报账薄导致的法律处罚问题。对于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会追缴税款和滞纳金,并罚款。扣缴义务人同样会受到此类处罚。审计机关对各部门进行审计监督,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采取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