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税务机关除了责令限期缴纳外,还可以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滞纳金的比例为万分之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扣缴义务人没有按时扣缴应扣的税款,或者应收而未收的税款,税务机关可以追缴这些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以罚款,罚款的比例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百分之五十至三倍。
根据国税发[2003]47号文件的规定,如果扣缴义务人违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未按规定扣缴应扣的税款或者未收取应收的税款,税务机关除了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外,还应责成扣缴义务人限期补扣或补收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规定可以明确,对于已经扣缴或收取的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应加收滞纳金;对于应扣未扣或应收未收的税款,根据国税发[2003]47号文件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应补扣或补收,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可以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至三倍的罚款。因此,对于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加收滞纳金,而是应向纳税人追缴。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如何处罚偷税金额超过二十万元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且金额较大的行为,将依法判处刑罚并处罚款。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及其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特征、执行种类和实施方式。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相对方采取强制手段,促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其特征是执行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院,执行对象范围广泛,包括物、行为和人。执行方式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间接执行包括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后,发现申报表存在错误,完成修改更正。更正申报需全员全额申报,差额扣款。申报错误更正后,如涉及补缴税款,按规定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拒绝修改的,纳税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