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于12月15日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次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被取消,拆迁必须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热烈讨论。截至3月3日,共收到65601条意见和建议。
在首次征求意见后,国务院法制办与相关部门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选择了40多个典型城市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主要涉及建设用地来源、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等情况。经过多次论证和听取专家、有关机关的意见后,形成了此次的二次征求意见稿。
针对大众关心的房屋征收补偿问题,二次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金额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评估确定。”
征收范围的确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并明确表示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科文卫体、资源环保、防灾减灾、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以及国家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需要可以实行房屋征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并经市、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征收程序是规范政府征收行为、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根据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风险评估,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收范围和征收补偿方案以征求意见。
此外,二次征求意见稿还明确规定了房屋征收实施机构、强制搬迁等问题。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的通知,公众可以在2010年12月30日前,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或者以信函、电子邮件的方式,对二次征求意见稿发表意见。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道行政行为后6个月内应提起诉讼,而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且不履行行政决定后,可在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