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不到位怎么办
时间:2024-01-1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院判决未执行,如何申请执行异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法院的判决未能得到执行时,权利人可以通过申请执行异议的方式,要求法院重新执行判决。
申请执行异议的条件
申请执行异议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申请执行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而不能是当事人。当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对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不同意见时,并不属于执行异议的范围。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若认为执行存在错误,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解决。
- 申请执行异议的案外人必须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案外人仅仅是对法院的执行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而不是主张自己的权利,那么这并不构成执行异议。
- 申请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如果执行程序已经结束,案外人再提出异议,则需要通过新的诉讼程序解决,而不能作为执行异议处理。
民事判决书的法律效力
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可分为两个阶段:
宣告后的法律效力
对于准许上诉的民事判决,在宣告后至上诉期届满前,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 民事判决一经宣布,至上诉期届满前,作出该判决的人民法院不得改变或撤销判决。
- 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必须在上诉期内提起,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生效后的法律效力
民事判决生效后,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 具有强制执行性。民事判决生效后,对于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书履行,否则人民法院有权予以强制执行。
- 具有不可争议性。在民事判决生效期间,人民法院或其他部门在作出与该判决有关的决定时,必须以该判决为准。任何违背生效判决的决定都是无效的。当然,在生效判决存在错误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变或撤销。在改变或撤销之前,生效判决始终具有不可争议性。
- 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对同一诉讼标的再次起诉,除了不准离婚的判决和维持收养关系的判决。
-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承认判决,遵守判决,并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判决。否则,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如果您的法院判决未能得到执行,您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异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
行政强制法定时限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和文书,法院应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有强制执行效力,赋予相应文书强制执行力;此外,公证还是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这些作用确保了公证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公证行为提供了法律
-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