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8-1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
一、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进行,否则将丧失申请执行的权利。根据当事人的身份不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也有所不同。如果当事人是个人,期限为1年;如果当事人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期限为6个月。计算期限的起点是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期限则是从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计算(第169条)。
二、超过期限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如果人民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超过六个月仍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法院执行措施及提级执行
一、法院执行措施
一旦法院立案执行,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二、提级执行
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未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您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执行组织,由院长领导,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也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或被申请人在外地,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员又不便前往执行,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托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委托函后的15日内开始执行,并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及时向委托人民法院函复执行结果。如果在30日内未执行完毕,也应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的15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协议
合伙人甲方、乙方和丙方共同订立合伙协议的事宜。协议内容包括经营宗旨、项目、期限和出资金额方式等。合伙人共同经营酒店,目标是获得满意利润。协议明确了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的方式,并指定了合伙负责人及事务执行人的职责。
-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
在限期内未出境,可以强制出境吗
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外国人或境外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未出境的处理方式。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出境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强制其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同时,还涉及催告责任、决定责任、执行责任、事后监管责任以及其他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内容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权金额和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债权凭证的期限等。详细说明了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交易安全。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
诉讼保全的时效
-
刑法对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