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执行的催告是如何进行的
时间:2024-08-3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强制执行的催告程序
两个关键时间节点
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且不履行行政决定,那么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在自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强制执行之前,行政机关需要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如果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行政机关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之前的催告程序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首先,催告的时间不宜过早,也就是说,应当在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之前进行。换句话说,应当在当事人法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届满之后进行催告。这是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行政机关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催告的目的是警示当事人,如果继续不履行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就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催告则给予当事人一个最后的机会来主动履行行政决定。如果在当事人诉讼期限届满之前进行催告,当事人就无法感受到“兵临城下”的压力,也不符合申请强制执行前的要求。其次,催告的时间也不能太晚,以免超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三个月期限。如果错过了这个期限,法院将不再受理申请。因此,催告书必须在申请法院期限届满之日的前十二天之前送达给当事人。需要注意的是,送达当天不计入计算,从第二天开始计算十天。在之后只剩下一天的申请期限,否则就会超期。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催告的时间应尽量提前一些,不要等到“现上轿再现扎耳朵眼”,因为那样会存在超期风险。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政强制执行的催告程序以及其中的两个关键时间节点。这些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行政机关能够有效地履行其强制执行权,同时也给予当事人足够的机会来主动履行行政决定,以维护行政法律秩序的稳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
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
行政诉讼法中对提起诉讼的时限规定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道行政行为后6个月内应提起诉讼,而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且不履行行政决定后,可在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
-
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及滞纳金的免除条件
-
行政强制执行的合理原则与行政法中的合理原则的关系
-
行政强制执行告诫应当载明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