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法律法规 > 林业行政强制是什么意思

林业行政强制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1-13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175

禁止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

对于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行为,依法需要进行赔偿损失。同时,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盗伐者补种盗伐株数的十倍,并对其所得盗伐林木进行没收或变卖,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滥伐林木的行为,责令滥伐者补种滥伐株数的五倍,并处以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一条

对于毁林采种、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等行为,导致森林和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需要进行赔偿损失。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补种毁坏株数的1倍至3倍的树木。对于拒不补种树木或补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有权组织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对于毁坏林木价值1倍至5倍的罚款。

非法开垦和破坏森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

对于擅自开垦林地,导致森林和林木受到毁坏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未造成森林和林木毁坏或者被开垦的林地上没有森林和林木的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限期恢复原状,对非法开垦林地可以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罚款。

买卖林木和采伐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二条

对于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行为,林业主管部门有权没收违法买卖的证件、文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买卖证件、文件的价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三条

对于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的行为,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没收违法收购的盗伐、滥伐的林木或变卖所得,并处以违法收购林木的价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活动对森林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导致森林和林木受到毁坏的行为,依法需要进行赔偿损失。同时,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补种毁坏株数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对于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

对于拒不补种树木或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对于违法行为,可以处以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购买经济适用房所需的贷款材料清单及申请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需准备家庭户籍证明、家庭年收入证明和购房申请书等材料。同时,介绍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关于申请购买的条件和审核程序。另外,还强调了购买经济适用房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地理位置、户型选择和购房合同

  • 苏州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

  •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含义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含义及区别。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获取时采取的措施,旨在更好地获取证据;而行政强制措施则是制止违法行为、避免危害等的暂时性控制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行为性质和功能设定不同。证据先行登记保

  •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的流程。符合条件的公民可通过个人申请或组织推荐方式申请,需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基层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资格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查起诉的定义、作用、期限要求和人民陪审员就

  • 问题一、小区屋顶砸伤业主、砸坏业主财物由谁承担责任?
  • 商标专用权与商号权的区别
  • 成立业主大会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