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 >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时间:2023-12-1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810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法律解析

一、概念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指的是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

二、《刑法》条文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后增加了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在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及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侵害了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主要客体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权利免受侵犯、身心健康不受摧残;次要客体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与《刑法》262条第1、2款的规定不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扩大了保护范围。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组织未成年人违犯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未达到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标准,但已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该法第23条的规定,只有符合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故意损坏公私财物这四项内容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违犯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符合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三)主体要件

根据该条的规定,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非常明确,即故意。这包括组织者明知自己是组织未成年人实施违犯治安管理活动的直接故意,以及组织者可以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推断出对象是未成年人而仍然组织其进行违犯治安管理活动的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组织行为时并不知道对象是未成年人,但在实施行为之后的某个时刻了解了对象的年龄,却没有停止行为,仍然让其进行组织活动,那么也应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及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卖淫行为及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卖淫行为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具体根据情节轻重而定。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和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也将会受到处罚。此外,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记录将永久保留在个人档案中。

  • 盗窃数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侦查?

    盗窃案件立案侦查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具体数额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元以上的将被立案侦查。同时,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超过三次的情况也被认定为多次盗窃,需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的情况。首先要了解情况并与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联系;其次了解犯人的权利,包括传唤和拘传的时间限制,以及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拘留原因和地点;若长时间无消息,可寻求通知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最后,如确认亲人被拘留并知道羁押场所

  • 如何处理寻衅滋事

    对于寻衅滋事的处理,如果不构成犯罪,只需要进行治安处罚即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的行为包括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一般情况下,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 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 轻伤案件中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 盗窃罪的判刑标准及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