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还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1. 受理申请表
2. 确定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其他采购方式)
3. 编制招标文件
4. 招标办审核招标文件,采购人对招标文件进行确认
5. 发布招标公告
6. 投标报名,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
7. 组织答疑,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补遗(发布变更公告)
8. 组织召开招标会
9. 中标公示
10. 签发中标通知(成交确认)书
11. 未中标供应商退还投标保证金
12. 签订合同。中标供应商和业主单位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合同
13. 中标供应商退还投标保证金。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
14. 将招标文件资料经整理后统一装订编号归档
1. 受理申请表
2. 确定采购方式
3. 由业主填写《政府采购定标申请联系单》选择供应商
4. 由供应商提供报价单
5. 根据协议采购有关规定确定中标价
6. 出具中标通知书
1. 受理申请表
2. 确定采购方式
3. 制作询价单,发布招标公告
4. 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5. 确定成交供应商,招投标中心根据符合采购要求、质量和服务相等条件下,以报价最低的为成交供应商
6. 出具中标通知书
1. 受理申请表
2. 确定采购方式
3. 编制招标文件
4. 发布招标公告
5. 成立谈判小组,所需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签产生
6. 谈判。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
7. 确定成交供应商
8. 出具中标通知书
1. 受理申请表
2. 确定采购方式
3. 采购人与供应商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协商
4. 供应商填写报价单
5. 确认,报监督科备案
6. 出具中标通知书
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的重要性及其立法目的。履约验收旨在评估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和信誉,并处理可能的质量问题,以保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履约验收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验收工作、大型或复杂项目的专业机构参与验收,以及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
产品供应合同的细节内容。合同中规定了产品清单及付款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保修条款、相关权利及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产品需注明品牌、型号、单价和数量等信息,交货时需保证产品质量并按照约定时间地点完成。合同还明确了付款方式和时间,质保金和延期罚金等相关内
甲方与乙方为了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在特定地点设立远程教育中心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制定远程教育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甲方负责远程教育的总体管理和教学质量把控,乙方负责招生、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双方共同合作确保远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于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限制。法律规定采购人在采购货物或服务时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详细说明了采购主体、采购资金、采购内容和限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超过政府采购最低限额标准的采购内容都属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并强调了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