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时,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涉及不动产的公证申请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等涉及不动产的公证申请,可以适用前述规定。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并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如果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时,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公证机构按国家统一规定收取公证费并开具收费收据。
当事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时,可以在收到公证书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
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时,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项公证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但能证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复查的期限自公证书出具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
复查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载明申请人认为公证书存在的错误及其理由,提出撤销或者更正公证书的具体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机构作出的撤销或者不予撤销公证书的决定有异议时,可以向地方公证协会投诉。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涉及当事人之间或者当事人与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内容有争议时,公证机构应当告知其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我国法律规定,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及文书可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在某些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中,公证是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公证书具有证据、执行和法律上的效力,是特殊的书证,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院应确认其效
如果断绝的是拥有血缘的亲属关系公证处不会受理的,因为血缘关系的断绝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而亲属之间的其他法律关系比如财产继承可以到公证处申请断绝公证。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子关系是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断绝的,也不是通过其它的法律关系可以通过协议、公证,这种类似
公证处并没有办理断绝父子关系的能力,并且父子关系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