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已经普及使用,人们通过微信进行信息交流、表达观点、商谈业务等活动。对于公证员来说,保全微信聊天记录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微信聊天记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微信聊天是基于双方甚至多方交流的互动过程,具有群体性和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有助于减少当事人否认证据真实性的情况。然而,由于涉及到多方账号,难以确保证据内容的完整性,增加了事实认定的难度。
普通微信号并未实行实名登记,微信号往往与手机号、QQ号绑定,微信昵称大多不是真实姓名,无法准确确定微信号使用者的身份。
作为一种电子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轻易导出和导入,导致聊天内容极易被修改和编辑。
要想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被法院采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公证员无法准确判断当事人所呈现的聊天记录是否是双方原始的聊天记录。
公证员无法准确确定聊天记录的双方身份。
综合考虑以上几点,微信聊天记录不宜作为公证处办理保全证据的对象。
微信的朋友圈大多是一人发起,微信好友响应而构成,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朋友圈的分享功能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作侵权的利器。对于公证处来说,朋友圈里发布的侵权言论、侵权文章、侵权照片等内容成为保全对象。对于这些内容,我们是否可以办理保全证据呢?
要想更改朋友圈里朋友发表的内容,只能取得相当管理权限登陆服务器进行修改,难度相当高,可以保证信息的原始性。
朋友圈的“朋友”来源广泛,有的是QQ好友、通讯好友,甚至是通过“摇一摇”和“查找附近的人”产生的陌生人。微信普通注册者尚未实行实名登记,无法准确定义发布者的身份。
综合以上两点考虑,公证处可以考虑办理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侵权内容的保全。但需要在笔录中告知当事人:公证机构只能证明微信内容存在的客观事实,对其保全的行为进行证明,不对微信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这由法院来调查判断。
在微信基础上,**公司推出了公众平台的功能模块,个人和企业都可以申请公众号,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交流,包括文字、语音、网络连接、图片等方式。公众平台为个人和企业进行微信营销、管理客户关系提供了便利,但也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不正当竞争提供了方便。通过公众号发布的侵权文章成为证据保全的重要对象。
注册公众账号时,运营者必须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并上传本人手持证件的照片,通过实名登记可以准确确定公众号文章的发表者。
通过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一经上传到服务器,要想进行更改只能取得相当管理权限登陆服务器进行修改,难度很大,可以基本保证所保全文章的真实性。
综上分析,公证处可以办理公众平台账号发布的侵权文章的保全证据。
微信公证法律效力的相关问题。在受理和审查阶段,强调了审查当事人的适格性和微信账号的归属问题,避免侵犯他人隐私。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受理地点具有特殊性,应综合考虑地域限制。公证书是公证工作的载体,需注意公证书制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确保公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
办公证是否需要村委会证明这一问题。根据公证处的要求,办理办公证需要提供村委会的证明,村委会可以开具证明并加盖公章。公证处是依法设立的证明机构,执行国家公证职能,可办理多种公证行为,包括证明合同、遗嘱等法律行为,证明法律事实,证据保全等。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公证证据的效力,包括公证效力概念、公证的证据效力概念以及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公证效力指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文书在法律上的效果和约束力,包括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公证书在诉讼中具有高于其他文书的证据地位,其证据效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