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
1、其适用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明确,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的内容不存在任何异议,且债权文书的内容必须以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等为限;
2、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条件。这里的“自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双方当事人自愿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即需要达成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合意;债权文书中应当载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义务时,债务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
3、债权文书如要具备强制执行效力必须经过两个程序。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同时,将载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协议交由公证机构审核,并由公证机构出具相应的公证文书;另一方面,债权人如要行使该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必须凭着前述公证文书向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
二、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优势
1、节约时间成本不良贷款清收案件,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程序的审结时间通常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如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则整个诉讼流程所耗费的时间还将继续延长。故如通过诉讼途径清收不良贷款,从立案到最终取得具有执行效力的裁判文书,需耗费数月之久,同时还将经历漫长的执行程序。此外在前述程序进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可控的因素,最终导致清收不良贷款的难度增加。而采取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来清收不良贷款,则债权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而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大大节省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时间,提高了处置效率。
2、降低费用开支不良贷款清收案件如通过诉讼方式处理,债权人需以债权总额为标的,依照一定比例向人民法院预先缴纳诉讼费用,如需诉前保全债务人的相关财产,债权人还需额外支出一笔财产保全费用。此外,由于如债权人决定采取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清收不良贷款,则债权人在审批发放贷款时,即会要求债务人办理相应的公证手续,并由债务人预先缴纳前述的公证费用,故债权人在事后维权时,已经大大节省了一定的费用支出。
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弊端
1、公证机构不具有财产保全的权限,不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从前述描述可以看出,公证机构仅仅是一种民间证明机构,在办理有关案件过程中,公证机构并不能像法院那样在债权人起诉的同时,对有关债务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措施,以保证将来债权人实现债权。虽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可以跳过诉讼程序,直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前提仍然需要向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这也将需要一个时间周期,在此期间债务人的财产完全有可能为其他法院所查封、冻结,进一步增加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风险。
2、执行证书中无法替债权人主张为实现债权所支出的相关费用
虽然现今银行等金融机构甚至民间借贷中的出借人等,都会在借款/贷款合同中约定,债权人为实现债权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公证费、差旅费、执行费等,均由债务人承担。但公证机构在出具执行证书时,就债权人追索的债权通常表述为本金、利息、罚息/逾期利息及其他一切合理的费用。对于债权人为实现债权所支出,一切费用,不可能如借款/贷款合同中表述的详细明确。当债权人凭着《执行证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由于“一切合理费用”的表述不够明确具体,法院执行庭一般都不会将有关律师费和公证费等债权人为实现债权所支出的一切费用计入最终将要执行的债权行列内,故这将使得债权人蒙受一笔不小的损失。
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执行行为。介绍了关于执行管辖的范围、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及其条件范围、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程序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债权人申请执行证书的程序和法院处理申请执行的程序。同时,废止了之前的相关通知。
关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相关问题的批复、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公证强制执行的作用及特征。当事人对公证债权文书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法院不予受理,但若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公证强制执行简化了
婚内小孩抚养权能否进行公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相关规定,抚养权协议书可以公证,但公证机关在特定情形下不予办理。公证行为具有证据效力,某些法律行为需经公证才能生效。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山东省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公证债权文书具有与法院生效裁判、仲裁裁决同样的执行效力,能缩短执行时间并降低实现债权的成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联合下发文件规范该公证文书的执行工作,全市法院将其视为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确保相关案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