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首要条件是债权文书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给付货币、物品或者有价证券。
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第二个条件是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中有关给付内容的理解必须一致,没有任何争议。
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第三个条件是债权文书中必须明确载明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并且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除了以上三个条件,申请强制执行公证还必须满足《公证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1、自然人应提供的身份证件:
(1) 户口簿(户籍证明)、身份证、护照、通行证、台胞证、旅行证等。
(2) 委托他人代办公证还应提供:有效的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2、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供的身份证件:
(1) 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金融机构营业执照、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3) 委托他人代办公证还应提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效的委托书、法人印章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样式,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1、借款合同、还款协议书、抵押合同等债权文书原件。
2、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
3、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
4、董事会、股东会成员签字样本等。
5、所涉及财产的房产证、登记证等产权凭证。
公证债权文书的部分执行问题。根据司法解释,公证债权文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部分情况下可能无效。被执行人可根据一定情形申请不予执行,法院将裁定是否予以执行。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可直接申请执行,但若存在错误或争议,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或提出复查
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执行行为。介绍了关于执行管辖的范围、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及其条件范围、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程序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债权人申请执行证书的程序和法院处理申请执行的程序。同时,废止了之前的相关通知。
股权质押权的实现方式。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权质押可以通过强制执行公证和诉讼途径两种方式进行实现。前者是在债权文书经过强制执行公证后,当事人可直接申请执行;后者则是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争议并判决股权质押的实现。这些方式有效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我国法律规定,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及文书可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在某些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中,公证是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公证书具有证据、执行和法律上的效力,是特殊的书证,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院应确认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