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具有排除效力,即能够有效确认遗嘱指定受益人的遗产继承人身份,并排除其他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公证遗嘱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公证员按照严格的公证程序进行证明,能够更加合法、充分地体现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和可信度。因此,公证遗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嘱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指的是,在与其他形式的遗嘱内容冲突时,以公证遗嘱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当有不同方式的遗嘱并存且内容发生抵触时,应直接认定公证遗嘱的效力更高。其他形式的遗嘱不得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这一规定引发了法学界的争议,有专家认为这侵犯了遗嘱人的遗嘱自由。
公证遗嘱由公证机构以公证书形式做成,是具有特别证明力的法律文书。公证遗嘱除了指定受益人和对遗产进行处分外,还具有诸多证据功能。遗嘱人在遗嘱中对家庭关系、财产来源和权属等的描述,构成了法律上的"自认",除非有相反证据推翻,应被认定为事实。公证机构对遗嘱人的立遗嘱行为进行证明,是对遗嘱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确认,其核心是要符合民法通则的规定。因此,一份合法有效的公证遗嘱本身就是很好的证据,具有相当高的证据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公证机关对具有给付内容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当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其特征包括适用特定债权文书、需当事人自愿、公证行为是充分条件。但此制度存在缺陷,如办理流程可能浪费时间成本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包括起诉问题、条件和范围。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公证债权文书需满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等条件,并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错误的公证债权文书可提起诉讼。
公证遗嘱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1、申请。申请人须填写公证申请书,并出具身份证明、财产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主要审查遗嘱人是否有完全的行为能力,遗嘱的内容是否合法,遗嘱人对遗嘱处分的财产是否享有处分权,遗嘱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公证必须到的公证
老年人在生前可以处分属于自己的遗产,处分自己的遗产可以采取生前订立遗嘱和遗赠两种方式。“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法定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遗嘱可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口头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等五种形式。对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财产,无权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