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规则是怎么样的

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规则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4-04-1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159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特有原则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特有原则

1. 选择复议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先进行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

2.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3. 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行政诉讼不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

4. 不适用调解原则: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程序。

5.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行政机关作为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6. 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变更权利有限。

行政诉讼管辖遵循的基本原则

1. 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特别是便于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参加诉讼。

2. 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

3. 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

4. 有利于人民法院之间工作量的合理分担。

级别管辖的内容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有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不同。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3条至第16条的规定:

1.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3.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4.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中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