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1. 选择复议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先进行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
2.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3. 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行政诉讼不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
4. 不适用调解原则: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程序。
5.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行政机关作为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6. 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变更权利有限。
1. 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特别是便于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参加诉讼。
2. 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
3. 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
4. 有利于人民法院之间工作量的合理分担。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有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不同。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3条至第16条的规定:
1.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2.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3.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4.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中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A县某种业经营部经销的杂交水稻种子名称与审定名称不符,被A县工商局认定为假种子并进行处罚的案件。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属于一事再罚。作者认为该案属于一事再罚,因为农大公司在不同地区的销售行为涉及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名称,已经受到B县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尽管A县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行政诉讼地域管辖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被告”原则,需考虑原告参与诉讼和法院调取证据的特殊性。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
没有级别管辖的,但是拆迁补偿纠纷不一定属于专属管辖,具体看诉讼请求。但对拆迁过程中对有关行政主体提起的诉讼,应当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管辖。此外,就于土地、房屋征收征用补偿协议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企业拆迁补偿主要是包括了企业房屋本身价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的,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