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应该怎么做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应该怎么做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180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应该怎么做

一、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2004年版的《土地管理法》里面,第十六条有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土地管理法的这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土地有纠纷,首先应经过调解,而调解的首选单位就是乡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经人民政府调解的,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二、在纠纷解决之前,土地要保持现状

农村土地目前就三种权利。耕地和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这是毫无疑问的。耕地地又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宅基地分为使用权。

在纠纷解决之前,当事双方或多方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在有争议的土地上新建建筑物或破坏现有建筑物,直至争议解决为止。

三、以前有协议的,如果不违反法律协议为准

实际工作过程中,接触农村的土地纠纷事件实际上是很多的。很多在使用权和经营权出让的时候,双方方已经签署过对应的协议。如果当事人有协议的,并且协议也不违反国家政策,应该予以保护。

违反国家政策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小产权房。所以在当前阶段去农村买卖宅基地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不管你的协议如何签,本身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四、现有政策和过于过去政策有冲突的,要考虑双方意见协调

目前的法律一直在变。很多以前不合法的事情现在都合法了。比如原来就不允许农民私自承包土地,原来越不允许农民宅基地在村以外的范围买卖。但随着现在形势的变化,这些法律逐渐的弱化甚至消除。

很多历史纠纷,在当时并不符合法律条件,但现在是符合的。这种情况要充分考虑双方的意愿和历史因素,区别党在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协调。严禁单方且武断的解决事情。

五、土地纠纷解决之前无法维持现状,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指定第三方使用

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未解决前,如无法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维持现状时,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使用单位使用,以保护争议的土地,争议双方均须服从,不得借故破坏土地及其附属物,不得煽动群众闹事,或以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占地。

六、土地纠纷处理需要秉持三大原则

以法律为基础(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在现实的基础上参照历史,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土地纠纷协调和判决过程要合情合理合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 案情

    A县某种业经营部经销的杂交水稻种子名称与审定名称不符,被A县工商局认定为假种子并进行处罚的案件。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属于一事再罚。作者认为该案属于一事再罚,因为农大公司在不同地区的销售行为涉及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名称,已经受到B县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尽管A县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行政诉讼地域管辖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被告”原则,需考虑原告参与诉讼和法院调取证据的特殊性。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

  • 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标准解析与申请流程

    《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宅基地征收的补偿规定存在缺陷,导致征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纠纷。目前,农民宅基地补偿存在不合理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了完善宅基地征收补偿

  • 如何解决宅基地纠纷
  • 盖房时多占邻居家80公分宽应赔偿多少钱
  • 如何处理宅基地买卖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