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 >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的继承问题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的继承问题

时间:2025-06-0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60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是在宅基地上兴建的,兴建房屋时要申请使用宅基地,并且进行报建等手续,那么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能不能继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如果是被继承人合法取得的,是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的,但宅基地不能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具体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财产。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可以继承。如果个人承包的土地可以根据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那么继承人可以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进行继承。

农村房屋继承案件的特点

1、被继承房屋权利登记瑕疵较多

农村房屋登记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房屋的权利登记存在瑕疵。一些村民对房屋权属登记的意识较弱,导致房屋的两证不齐,或者两证登记的权利人不一致。另外,一些房屋进行了翻建或改建,但未及时进行房屋权属的变更登记,导致产权证登记面积和结构与实际房屋不相符。这些瑕疵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难度。

2、被继承房屋权属争议较大

由于农村宅基地的审批考虑家庭人口总数,成家的子女通常与父母共同居住生活,子女对建房也会出资,因此登记在父母名下或某一子女名下的房屋有可能是家庭共有财产。在父母过世后,部分子女对被继承房屋的权属提出异议,或者在登记权利人先于父母死亡后,父母对子女房屋权属提出异议,加剧了继承人之间的矛盾。

3、继承份额上男女不平等现象较为严重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财产传男不传女思想仍然存在较大影响。在庭审抗辩及调解方案中,儿子与女儿的继承份额明显不平等。部分女性基于传统观念也不敢大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要求同时处理赡养纠纷的案件较多

在父母一方过世的情况下,当事人在主张继承的同时,往往要求对尚健在的父或母的赡养问题一并解决。部分子女提出以继承全部房屋为条件承担赡养义务,或者以放弃继承为条件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调解方案。

5、房屋继承与拆迁利益密切交织

在拆迁利益的诱导下,农村房屋的继承分割不再以是否需要实际居住为标准。即使当事人另有住房,一般也不会选择房屋归并的继承方式,而是要求分割房屋,确定各处份额,进而变相达到分家析产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费用的法律问题

    拆迁补偿费用的法律问题,包括土地补偿费用、房屋建筑物补偿费用、设备补偿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计算。对于不同性质的拆迁资产补偿,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拆迁补偿存在不明确和不透明的情况。同时,停产停业损失也是拆迁过程中的争议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

  • 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与户口的关系

    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与户口的关系。在国有土地上,补偿针对的是房屋所有权人,与户口无关。而农村土地征收安置补偿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则与户口紧密相关。不同的安置方式和补偿方式会影响户口的作用,包括宅基地重建、安置房置换和货币补偿等。

  • 国家对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国家关于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同类型的房屋,如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城中村的房屋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其补偿标准有所不同。被征收人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附属物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等。被征收人有权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但

  • 何时构成拆迁抢建行为

    拆迁抢建行为的定义和构成。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和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被视为拆迁抢建行为,旨在增加补偿费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征地后的抢栽、抢种、抢建行为不予补偿,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此外,由于管理不严格导致的无证房屋也可能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的继承问题
  • 小产权房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和分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