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行政诉讼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3-12-0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要件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是指在行政诉讼中,诉讼参加人、参与人和案件以外的人故意扰乱或破坏行政诉讼秩序,从而妨害行政诉讼正常进行的违法行为。
构成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要件
构成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要件包括:
- 实际行为和危害后果:妨害行政诉讼行为必须具备实际行为和危害后果。仅有妨害行政诉讼的思想、意图而未实施的行为不构成妨害行政诉讼。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违反法律禁止的行为,如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等;不作为是指拒不实施法律规定应当实施的行为,如拒绝协助执行人、拒绝执行人民法院协助通知书等。
- 行为实施于行政诉讼过程中:妨害行政诉讼行为必须发生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包括行政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过程。若行为发生于行政诉讼开始前或结束后,则不构成妨害行政诉讼,因此不能适用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只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其他方法处理。
- 故意实施的行为:妨害行政诉讼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故意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行政诉讼的正常进行,却有意实施该行为。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以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为前提,例如对诉讼参与人进行殴打或打击报复,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式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等。过失行为即使客观上妨害了诉讼,也不能适用强制措施。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实施方式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可以在法庭审理中实施,也可以在法庭审理外实施,不受法庭空间的限制,但必须造成妨害行政诉讼的后果。例如,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庭上侮辱、诽谤审判人员可以构成妨害行政诉讼行为;某公民转移已被人民法院查封的财产,虽然是在法庭外进行的,但也构成了妨害行政诉讼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赔偿范围及受害人权利
刑事赔偿范围及受害人的权利问题。赔偿范围涉及行使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包括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改判无罪、刑讯逼供或暴力行为以及违法使用武器或警械等。受害人在以上情况下都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涵盖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对行政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多种情况,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认、行政征收、行政不作为、侵犯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等方面。
-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被拘留人需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提出暂缓执行申请,且公安机关认为对其暂缓执行不会发生社会危险。同时,需要满足担保条件,包括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另外,还介绍了缓刑制度的概述。
-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以及相关的分类和可诉行为。行政诉讼是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受到行政诉讼法的规范。可诉行为包括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等九种情况。而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包括医疗事故鉴定、火灾事故责
-
行政处罚的法律救济措施
-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事项有哪些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