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所作出的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措施。其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行政拘留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也是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处罚之一。
我国的行政拘留主要为治安拘留,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实施行政拘留,其他行政机关无权实施。被拘留的地点为治安拘留所。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并进行登记。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处理:
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如果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此期间,被处罚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并提供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以暂缓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行政处罚法》对处罚时效的规定吧。即,违法行为如果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没有被处罚,就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了,但如果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状态是针对数个行政违法行为而言的,数个行政违法行为在时间是先后链接,并且是基于同
《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林业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四条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证件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制发,省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法
行政处罚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处罚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否则,就要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