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哪些
时间:2023-10-07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分类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力:行政行为一旦有效成立,就具有不可变更和不可争辩的力量,除非依法才能进行变更或撤销。
- 拘束力:行政行为成立后,对相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和服从。
- 公定力:无论行政行为合法还是违法,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当事人应首先遵守或服从。
- 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手段来实现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适用和效力的对象范围划分。内部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处分等,外部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为等。
-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划分。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
-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划分。羁束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
-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根据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划分。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如颁发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 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数目划分。单方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如行政委托行为、行政合同行为。
-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应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划分。
- 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表现划分。作为行政行为如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的行政行为。
- 授益行政行为与损益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利划分。
- 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根据行政权作用的表现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划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的法律诉讼程序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问题。首先介绍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政确认性质及其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的地位。接着分析了交通事故认定与当事人行政、刑事责任的认定关系,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刑事和行政责任方面的具体作用。最后,探讨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民事执行力问
-
法律专业术语重写:
-
法人代表和股东两者之间的区别
-
随行监护人的承诺书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