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理期限轻微违法
2. 通知、送达等程序轻微违法
3. 其他程序轻微违法的情形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1. 对行政处罚不服
2.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
3.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
4.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许可证/执照,行政机关不颁发/不答复
5. 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拒不履行
6. 行政机关应发放而未发放抚恤金
7. 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8. 其他侵犯财产权、人身权的案件
9. 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
10.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11. 认为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
12. 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变更/解除某些与行政机关签订的协议的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