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涉外行政诉讼送达适用的方式有哪些

涉外行政诉讼送达适用的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4-07-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352

涉外行政诉讼送达方式的多样性

依条约规定的方式送达

根据受送达人所在国与我国签订的国际条约规定的方式进行送达。此方式要求双方严格按照条约规定进行送达,并且该方式必须在受送达人所在国与我国的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中明确规定。

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当我国与受送达人所在国之间没有关于送达的条约时,根据互惠原则,通过外交途径进行送达。前提是该国与我国有建立外交关系。具体操作是由我国高级人民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法律文书交给外交部,由外交部领事司代表我国人民法院将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国驻我国的外交机构,该外交机构按照其国内规定的方式将文书送达给受送达人。

委托我国驻他国使(领)官代为送达

适用于在国外居住且具有我国国籍的受送达人。此方式要求我国驻他国使(领)官代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送达。

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当受送达人在诉讼中有诉讼代理人,并且经过诉讼当事人的授权可以接受送达时,可以通过该诉讼代理人进行送达。此方式要求诉讼当事人事先授权诉讼代理人接受送达。

向受送达人在我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对于在我国设有代表机构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其代表机构进行送达。对于在我国设有分支机构或业务代办人且有权接受送达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进行送达。

邮寄送达

适用于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使用邮寄方式进行送达的情况。邮寄送达方式简便快捷,被大多数国家采用。邮寄送达的诉讼文书自邮寄之日起满6个月,若送达回执未退回,且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则在6个月期满之日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

当上述方式均无法适用时,可以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6个月即视为送达。具体操作是人民法院将需要公告的诉讼法律文书的内容刊登在国内外发行的报刊上,或者在适当的场所予以公告,以向当事人进行送达。公告送达不以受送达人是否知悉公告内容为前提,而是以公告超过一定期限(即自公告之日起满6个月)来推定受送达人已经接受该公告的诉讼法律文书。受送达人是否确实知悉诉讼法律文书并不会影响该公告的诉讼法律效力。

灵活选择涉外行政诉讼送达方式

涉外行政诉讼的送达方式共有七种,包括依条约规定的方式送达、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委托我国驻他国使(领)官代为送达、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送达、向受送达人在我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邮寄送达以及公告送达。在选择送达方式时,应根据受送达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以确保送达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申请公示催告所需材料清单

    申请公示催告所需材料清单的具体内容。包括公示催告申请书、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申请人是最后持票人和票据支付地在祁门县的证明、当事人的委托代理材料、证据材料清单及其他证据材料以及送达地址及送达方式确认书的详细要求。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监狱减刑和假释的提请程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程序缺少权力制衡,不符合公诉权启动审判权的理论。建议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减刑假释的提请权,将审理方式改为个案审理和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法院裁定应送达检察院并接受其监督,

  • 行政处罚的法律救济途径

    行政处罚的法律救济途径中的行政复议程序。当事人可在知道处罚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包括书面和口头方式。行政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后需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会停止执行,但特定情况下可停止。审理准备包括送达复议书副本、被申请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的诉讼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