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强制医疗了。
强制医疗是指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通过强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达到治愈疾病、防止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利益的非自愿性强制治疗。强制医疗具有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性病、吸毒、精神障碍、严重传染性疾病等情况。
较为常见的是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以及对吸毒人员采取的强制戒毒措施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2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但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为人民法院,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在新刑诉法具体规定强制医疗程序之前,我国强制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
传统实践操作中,这三种旧方式均不需要经过司法审查,且后两种方式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导,导致司法实践中“被精神病”现象的不断发生,同时也使众多应当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无法及时得到治疗。
强制医疗不仅仅涉及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公民权利义务乃至人身自由的法律问题。因此,该制度必须受到严格的法律规范和监管,遵循法治社会司法最终裁决的原则,由司法机关来居中决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3条第1款的明确规定,强制医疗决定权授权人民法院行使。这意味着强制医疗制度正式由行政化走向司法化,由中立的第三方法院做出决定,以保障其公正性和程序正当性。
司法鉴定的定义、范围、法医鉴定的重要性以及司法鉴定的分类。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的关键工作,运用医学等多领域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鉴定。司法鉴定分为法医类、物证类和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家庭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当家庭暴力达到严重程度并构成犯罪时,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行为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违反该法的行为和相应处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刑事责任追究以及未履行报案职责的严重后果。此外,负
组织越狱、暴动越狱和聚众持械劫狱三种严重危害国家司法秩序的刑事犯罪。组织越狱指犯人在首要分子的策划下集体逃离监狱;暴动越狱指被关押人使用暴力手段聚众逃离;聚众持械劫狱指抢夺在监狱、押解途中或法庭上的犯人。对三种犯罪行为的处罚根据参与角色和情节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