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责任纠纷行政司法解决的途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双方协商调解,二是申请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处理,三是向法院起诉。对于选择解决途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
1、与医方协商解决并签订协议。 由于目前医疗机构主要为国有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在经医疗事故鉴定之前和鉴定不属于事故的情况下,并没有赔偿的具体权限,医患分歧达成一致的情况主要限于经过鉴定属于医疗事故或者医院有其他思路。在该途径下,患者权益受到全面维护的可能性非常小,且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患者的弱势地位无法得到平衡。如果在该阶段,患方能邀请专业的律师介入,以弥补患者在此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协商是医患双方的第一次较量,也是进入诉讼阶段之前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和事实的阐述、分析,使院方对此纠纷的利害轻重进行权衡,接受患者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专业律师会根据协商的具体情况,积极收集、保全证据,为下一步的诉讼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
2、申请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处理。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患者死亡和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7日内移送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依据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3、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到人民法院提起医疗赔偿纠纷诉讼,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提。患方的举证责任集中于损害后果(伤残等级、死亡等)和医疗关系(病历、医疗费单据等)。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诉讼中,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只是诉讼证据的一种,必须经过质证,且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质询,才可能作为有效证据和作为确定医疗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其中,对造成患者死亡的,人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支持患方关于死亡补偿费的赔偿请求。该救济方式,通过律师等专家的介入,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司法程序保障下,患者与院方处于同等的地位,通过诉讼途径患者的合法权益将能得到全面、公正地维护。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的赔偿义务是一种替代责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在认定医方过失时,需要考虑医疗的紧急性与医疗尝试对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将不再作为审判依据,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将失去意义,医学会鉴定体制也面临巨大考验。同时,侵权责任法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患方承担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