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医疗纠纷处理涉及以下主要要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第十七条起到最后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了医疗纠纷后的索赔方式和可索赔费用。
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在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是举证责任倒置,即医院对其没有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医疗过错、侵权与赔偿纠纷。医疗纠纷通常由医疗过错引起。
医疗纠纷可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
医疗责任纠纷的法律适用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第54-64条的规定。
以下为《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法条: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体的需求,医疗保障制度在城乡分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吴某因胎儿状况异常要求剖宫产,但医院延误手术导致新生儿死亡。法院认定医院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并判决赔偿原告合计106892.88元。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甲方医院和乙方患者或其家属因医疗纠纷而进行的协商解决方案。根据相关法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了一份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协议包括基本信息、补偿项目及计算方法、支付方式、终结争议和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按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