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与医疗过失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全部责任。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轻微责任。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1988年卫生部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说明,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人员。
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标准,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为了认定医疗事故,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最原始的证据材料,记录了病人的主诉、医生的查体、诊断及处理意见等,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具有重要依据。
化验单和各类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脑电图、B超结果、X片等,是医生诊断的重要参考,对于认定医疗事故也具有很大价值。
对于因用错药、发错药导致的医疗事故,患者所服用药品的处方笺、剩余药液及药品包装袋等是重要证据。
手术中切除的组织是证明手术失误的重要证据之一,应尽可能保存。
输血、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事故中,剩余液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患方应注意保存。
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死者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应尽量进行尸检以查清医方对患者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的赔偿义务是一种替代责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在认定医方过失时,需要考虑医疗的紧急性与医疗尝试对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条例关于赔偿责任的规定将不再作为审判依据,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将失去意义,医学会鉴定体制也面临巨大考验。同时,侵权责任法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患方承担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