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与医疗过失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全部责任。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损害承担轻微责任。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1988年卫生部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说明,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人员。
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标准,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为了认定医疗事故,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最原始的证据材料,记录了病人的主诉、医生的查体、诊断及处理意见等,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具有重要依据。
化验单和各类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脑电图、B超结果、X片等,是医生诊断的重要参考,对于认定医疗事故也具有很大价值。
对于因用错药、发错药导致的医疗事故,患者所服用药品的处方笺、剩余药液及药品包装袋等是重要证据。
手术中切除的组织是证明手术失误的重要证据之一,应尽可能保存。
输血、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事故中,剩余液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患方应注意保存。
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死者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应尽量进行尸检以查清医方对患者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及处理办法。包括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医疗意外、无过错输血感染、患方原因延误诊疗、试验性诊疗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医院仍可能因其他原因承担赔偿责任。患者及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赔偿后,还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等责任主体追偿。追偿权的范围
从民法理论上,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在这里,过失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 所谓违法违规行为是指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的行为。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没有违反
具体说来,人民法院在判断医疗事故责任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时,首先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根据现代侵权法中“违法推定过失”的原则,当存在上述情形时,人民法院就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