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医务人员)在实施行为时没有预见到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
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这既包括行为人有预见义务,也包括行为人具备预见能力。
“预见义务”指根据实施行为时的具体情况,行为人有责任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在医疗事故罪中,除了社会共同生活准则要求人们注意的事项(如防火注意事项)外,行为人在实施与诊疗护理工作相关的行为时,根据规定,应当注意的事项(如在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也属于行为人的预见义务。
“预见能力”指根据行为人的个人情况,行为人具备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能力。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预见能力,应当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在医疗事故案件中,需要首先注意当时的具体条件(如医疗条件、医疗环境等),然后根据医务人员的年龄、从医时间长短、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熟练程度等主观特征,分析其在当时具体情况下是否能够预见到这种结果的发生。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限于医务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医疗工作的人员不能被认定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医务人员私自行医导致严重后果,应当以非法行医罪来进行处罚。医疗事故罪的处罚范围限于责任事故。
对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界定,应当以卫生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为基础,同时兼顾司法机关制定的人体伤害鉴定标准。
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的问题。文章指出,只要未取得行医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就属于非法行医,包括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文章还提到了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开推拿店的人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医疗执业资格,从事医疗行为就可能构成非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行政处理、医疗机构的处罚、医务人员的处罚以及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内容。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理措施。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是医疗工作秩序和公民生命健康权利,客观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身体严重损害或死亡。主体是实施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主观表现为过失。医务人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