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了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被告丰城市某医院被判赔偿原告吴某医疗费、误工费、死亡赔偿金等合计106892.88元。
经审理查明,2007年5月14日凌晨3时30分,原告吴某住进被告丰城市某医院待产,经诊查和B超检查均显示胎位、胎动和胎心率正常,期间原告吴由于腹痛难忍提出要剖宫产,但直到下午13时30分医院才决定手术,于下午14时取出一男孩,但该新生儿出生时已昏迷,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4时40分死亡。江西省宜春学院医学院接受原告的委托,对新生儿进行尸体全身检验。鉴定结论为:新生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由于肺组织较广泛的羊水吸入,导致新生儿窒息,缺氧、脑水肿形成,致使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而死亡。在举证期内被告丰城市某医院明确表示不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吴某入院后医方未能及时了解胎儿状况作出相关处理,在产妇吴某到院就诊10个小时后方对其行剖宫手术,贻误手术最佳时机,从而导致新生儿死亡。本案属于医疗纠纷,依法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被告丰城市某医院未提供证据证实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新生儿的死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被告丰城市某医院应承担其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医院医疗技术协作的详细内容及条款。甲方利用其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协助乙方提高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并包括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疑难病例手术示教、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等合作内容。乙方则需在危、急、难、重症等情况下优先请甲方会诊或转诊。协议还包括其他条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等。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参与人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医学专家。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审核和逐级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调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并处理。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
行政处罚中的重从轻处罚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列举了从轻处罚的四种情形。同时,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中间线分割法”执行从轻处罚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方法不合理。正确的从轻处罚方法应该是综合考虑案情,在拟处罚的幅度基础上根据从轻情节作出较低的行政处罚决定,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