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看损伤程度,要和医院协商。
1、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双侧上颌骨或双侧下颌骨完全缺失;
⑵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失,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750px2;
2、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面部重度毁容;
⑵一侧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失,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750px2;
⑶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失;
3、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双侧重度周围性面瘫;
⑵面部中度毁容或全身瘢痕面积大于70%;
⑶舌缺损大于全舌2/3;
⑷一侧上颌骨缺损1/2,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500px2;
⑸下颌骨缺损长150px以上的区段,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500px2;
4、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面部轻度毁容;
⑵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大于20 cm2;
⑶上唇或下唇缺损大于1/2;
⑷一侧上颌骨缺损1/4或下颌骨缺损长100px以上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大于250px2;
5、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面部重度异常色素沉着或全身瘢痕面积达60%-69%;
⑵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 cm2;
6、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双侧中度周围性面瘫,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7、三级丁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
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⑵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需行肺段切除术;
8、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器械或异物误入消化道,需开腹取出;
9、四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⑴双侧轻度不完全性面瘫,无功能障碍;
⑵面部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
⑶拔除健康恒牙;
⑷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需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
⑸口周及颜面软组织轻度损伤;
⑹非解剖变异等因素,拔除上颌后牙时牙根或异物进入上颌窦需手术取出;
⑺组织、器官轻度损伤,行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医学会不会受理医疗事故鉴定。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如果是患者及其家属单方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医学会不会受理的情况。因此,如果向通过医疗事故鉴定确定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的,应当先与医疗机构协商,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
(二)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的;医学会不会再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在医疗纠纷法律实务中,如果多家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对同一医疗纠纷进行鉴定的,困难会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这样会给医疗纠纷当事人和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上带来不便和混乱,为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法规做出了对同一鉴定不再受理”的规定。
(三)如果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将不再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因为,如果医疗纠纷已经到了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者做出判决的,那么医疗纠纷案件已经进入了解决完成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没有任何法律意义,而且会对法院的调解和判决结果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学会是不会再接受鉴定申请的。
(四)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将不再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因为,按照我国诉讼法的规定,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处于诉讼过程的支配地位,是否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由法院决定,医疗纠纷当事人是不能够自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的。同时法规也规定,在诉讼中司法机关认为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有权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
(五)如果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医疗机构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是不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医疗机构是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其性质已经不再是民事纠纷的范畴,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构成非法行医罪、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伤害的罪名。这样案件有可能由司法机关(公安、检察院)来处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学会是不会在接受什么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啦
(六)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法律条文的兜底性”规定,没有什么特殊的法律意义。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生效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涉及一起新生婴儿的死亡赔偿金案件。该案中,医院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由拒绝赔偿,但法院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法院保护了患者家属的合法权益。案件的背景是,一对夫妇的女儿因发热到医院
11月1日,于都县人民法院就一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宣判,判决某医院赔偿原告张某医疗费等损失9万余元。事发于2005年2月18日,张某因病入住该医院治疗,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多次治疗后于2006年3月11日出院。法院认为,医院在此次医疗事故中存在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疗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如下: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是,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
新生儿死亡赔偿标准 案情介绍:3月26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审结了一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由被告泸州市某医院赔偿原告刘红6万元。经抢救无效,新生儿于同日10时40分停止呼吸,宣布临床死亡。经泸州市医学会鉴定,医方存在的过失是致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