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的时候,受伤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从而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而工伤一般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如果在治疗的时候,出现医疗事故,那么工伤的医疗过错能不能获得双重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工伤的医疗过错是否能够获得双重赔偿
双重赔偿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双重赔偿是指一个行为导致的损害后果,例如在某公司工作期间,保管员因为保护公司材料而被抢劫者刺死。保管员的死亡是由抢劫者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因此保管员的家属可以要求抢劫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然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保管员的家属也可以认定这是工伤,并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三方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工伤事故存在两个请求的权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重赔偿。
工伤保险待遇与人身损害侵权法律关系
工伤保险待遇和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民事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工伤保险待遇是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保险基金,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职工可以享受社会保险机构提供的工伤保险待遇。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伤保险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救济性,属于公法领域。工伤保险待遇适用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的调整,而不适用民事侵权法律的调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伤害,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获得支付。而如果劳动者的人身伤害是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侵权造成的,劳动者仍然可以向第三方要求损害赔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伤后的医疗过错是可以获得双重赔偿的。
如何认定医院的过错
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是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过错,医疗机构就没有负担赔偿责任的条件。因此,确定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是医患争议的焦点,也是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关键。
主观过错说
主观过错说认为过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可以分为希望和放任,过失可以分为疏忽和懈怠。这种心理状态之所以应受谴责,是因为它是致害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行为人实施致害行为的动力。因此,责任的基础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的原因。一位德国法学家曾说过:"使人负损害赔偿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这就好比在化学中,蜡烛燃烧的原因不是光,而是氧气,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
客观过错说
客观过错说认为过错是指任何与善良公民行为相偏离的行为。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没有达到一定标准,行为人违反了注意义务。根据某种行为标准来判断行为人是否有过错,这个标准可以是善良家父、一般理性之人、中等偏上之人等等。客观过错不区分故意和过失。过错主要表现为违反义务,即违背了事先的义务(注意义务)。
主客观结合过错说
主客观结合过错说认为过错是主观和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它是指行为人从事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谴责的行为时所表现出的故意或过失的状态。换句话说,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所展现出的主观状态。虽然主客观结合过错说认为过错是一种主观状态,但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主观过错说。它认为过错这种主观状态导致了客观的侵权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来确定是否存在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