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医院护栏断裂导致儿童坠落受伤的身体权纠纷案。法院认为,医院有安全保障义务,但家长监护不周也应减轻医院的责任。一审判决被告厦门某医院赔偿原告8.5万元,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2014年3月,原告小华(化名)的母亲阿-茵(化名)带小华到被告厦门某医院门诊楼二楼看病。当天排队看病的人数众多,在候诊区排队期间,小华一个人跑向楼道另一侧的产科取号台,并踩在楼梯出入口的护栏处。不幸的是,该护栏断裂,导致小华随着护栏一起坠落。
小华因坠落受伤住院治疗28天,医疗费用为1.3万元,被告医院已全额垫付。后来,原告委托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小华构成十级伤残,建议护理期限30日,营养期限60日。原告支付了司法鉴定费1300元。
随后,小华的家长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费用合计13.5万元。
被告医院主张本案过错在于原告,被告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医院认为坠楼处不锈钢断裂是施工质量问题,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此外,医院认为原告诉求的损失计算存在不合理之处。
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事故发生,应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然而,小华事发时不满6周岁,其监护人未能随身看护,监护不周也应适当减轻医院的责任。综合考虑医院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及时开展救治、通报警方以及监护人的情况等因素,法院判决医院承担89%的赔偿责任。
根据法院的判决,原告因事故造成的合理经济损失为10.5万元。综合考虑医院的赔偿责任、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已支付的医疗费用,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本案中,被告医院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经营人,应对进入医疗服务场所的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医院应确保其公共建筑和安全设施的可靠性,以避免他人受伤。本案中,医院未能证明对护栏进行充分的保养和维护,而不满6周岁的儿童与整块护栏一同坠落的情况也证明了医院未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
另外,医院作为管理人,应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害的发生,比如粘贴安全警示标语等。本案中,医院未能证明采取了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未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应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四川达州人邱先生和湖北省新洲吴先生因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两人均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由叶-茂医生植入钢钉后出现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医生叶-茂涉嫌非法生产医疗器械和进行人体试验。最终,医生受到处罚并被免去职务,医院也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