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起重大医疗纠纷依“法”办结
时间:2024-11-1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近日,市区某医院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下,顺利得到解决。这是自《海宁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出台后,海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办理的首起重大纠纷。
医疗纠纷处置预案:各部门通力合作解决纠纷
医院迅速响应,各部门积极参与
根据介绍,本次医疗纠纷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医疗纠纷处置预案并进行上报,各相关部门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的职能进行紧急响应。公安部门迅速组织警力到场,开展教育疏导,制止过激行为;司法、卫生等专家参与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公安部门及时依法处置现场发生的各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市卫生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次纠纷能够顺利解决,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医患纠纷呈增加趋势,严重干扰医疗机构秩序
与全国情况相似,我市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医患纠纷呈增加趋势。这些纠纷往往伴随冲突事件的发生,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要求建立完善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以维护医疗秩序并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出台《海宁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
去年底,我市颁布了《海宁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该办法建立了包括医学、法律在内的专家库,并设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我市医患纠纷提供了一条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途径。
明确纠纷解决的金额和调解程序
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若患方提出经济赔偿要求,金额在1万元(镇和街道卫生院5000元)以下的,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纠纷理赔事项。金额在1万元(镇和街道卫生院5000元)以上的,双方应向调委会申请调解。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省里出台关于医疗纠纷新的规定,我们将参照执行。”《办法》还明确了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与患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调解委、属地自治组织和基层政府在医疗纠纷的预防、报告与处置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并对违反办法的相关处罚规定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
四川达州人邱先生和湖北省新洲吴先生因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两人均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由叶-茂医生植入钢钉后出现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医生叶-茂涉嫌非法生产医疗器械和进行人体试验。最终,医生受到处罚并被免去职务,医院也被罚款。
-
医疗鉴定服务合同纠纷案析解
-
媒体散布虚假医疗纠纷信息如何处罚
-
姚景文诉北京酒仙桥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