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文女士因生产缺了左上肢的肢残儿向芗城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漳州市某医院侵害其“健康生育选择权”。据悉,这是该省首例状告医院侵害“健康生育选择权”的案件。
文女士从怀孕直到生产出肢残儿,直接由漳州市某医院提供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在文女士怀孕期间前后共进行5次B超检查,医院检查报告除第一次显示“胎儿结构未见异常”之外,其余4次均明显显示“胎儿肢体显示不满意”或“胎儿结构无法完整显示”。文女士认为,诊断医生的治疗行为,主观上存在疏忽或懈怠,经产前检查,医生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医院没有尽到其应尽的职责,导致残疾胎儿得以生产,给夫妇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医院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院申理后认为,文女士产出残缺左上肢的女婴,并不是医院的医疗行为所导致,二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原告向医院提出的返还全部医疗费用,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女婴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请求于法无据,判决驳回文女士的诉讼请求。文女士认为,医院在进行B超产前检查时,未明确诊断出胎儿左上肢残缺对审判决,文女士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医院在对文女士诊治过程中存在过错。首先,该医院存在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有关规定,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诊断,没有尽到法定义务。其次,有侵害结果的发生。对文女士夫妇而言,其遭受的具体损害是未能与其他正常人一样,生出一个肢体健全的婴儿。第三,该医院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该医院在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后没有做进一步的产前诊断,致使夫妇俩未能及时发现胎儿肢体残缺,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最终导致肢体残缺女婴的出生。第四,该医院主观上有过错。该医院作为具有胎儿保健专业知识的医院,医生应当知道胎儿出现异常不做进一步产前诊断,可能导致出生的婴儿肢体残缺,却没有预见到,或者其已经预见到这个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因此,二审法院认为,该医院的行为符合侵权责任构成四要件,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2004年9月30日,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一审判决;二、漳州市某医院应赔偿上诉人文女士医疗费6166.66元,残疾者生活补助费112780元,女婴残疾用具费380536.7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50000元,鉴定费800元,残疾用具评估赞2500元,合计552783.36元。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王某某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被告王某某因脑血肿在原告处接受医疗治疗,产生医疗费46,049.26元,尚欠8,126.63元未支付。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被告分期偿还医疗欠款及负担受理费的协议。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