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文女士因生产缺了左上肢的肢残儿向芗城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漳州市某医院侵害其“健康生育选择权”。据悉,这是该省首例状告医院侵害“健康生育选择权”的案件。
文女士从怀孕直到生产出肢残儿,直接由漳州市某医院提供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在文女士怀孕期间前后共进行5次B超检查,医院检查报告除第一次显示“胎儿结构未见异常”之外,其余4次均明显显示“胎儿肢体显示不满意”或“胎儿结构无法完整显示”。文女士认为,诊断医生的治疗行为,主观上存在疏忽或懈怠,经产前检查,医生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医院没有尽到其应尽的职责,导致残疾胎儿得以生产,给夫妇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医院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院申理后认为,文女士产出残缺左上肢的女婴,并不是医院的医疗行为所导致,二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原告向医院提出的返还全部医疗费用,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女婴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请求于法无据,判决驳回文女士的诉讼请求。文女士认为,医院在进行B超产前检查时,未明确诊断出胎儿左上肢残缺对审判决,文女士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医院在对文女士诊治过程中存在过错。首先,该医院存在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有关规定,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诊断,没有尽到法定义务。其次,有侵害结果的发生。对文女士夫妇而言,其遭受的具体损害是未能与其他正常人一样,生出一个肢体健全的婴儿。第三,该医院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该医院在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后没有做进一步的产前诊断,致使夫妇俩未能及时发现胎儿肢体残缺,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最终导致肢体残缺女婴的出生。第四,该医院主观上有过错。该医院作为具有胎儿保健专业知识的医院,医生应当知道胎儿出现异常不做进一步产前诊断,可能导致出生的婴儿肢体残缺,却没有预见到,或者其已经预见到这个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因此,二审法院认为,该医院的行为符合侵权责任构成四要件,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2004年9月30日,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一审判决;二、漳州市某医院应赔偿上诉人文女士医疗费6166.66元,残疾者生活补助费112780元,女婴残疾用具费380536.7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50000元,鉴定费800元,残疾用具评估赞2500元,合计552783.36元。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与《民法通则》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关系。其中,《条例》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程序、赔偿范围和标准等。而法院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主要依据的是《民法通则》,它涵盖医疗损害赔偿,遵循有损害即有赔偿的原则。此外,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研讨会内容。会议中,专家、学者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主要焦点包括医疗鉴定的公正性和鉴定费用的承担问题,以及医学举证中的过错和因果关系。会议还指出病历真实性保障和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