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 > 什么是医疗纠纷协商?医疗纠纷协商如何进行?

什么是医疗纠纷协商?医疗纠纷协商如何进行?

时间:2024-08-1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193
什么是医疗纠纷协商?医疗纠纷协商如何进行?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争议的合法途径

医疗纠纷协商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就医疗纠纷进行谈判、商量,以达成一致意见,消除争议,并建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协商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协商所达成的协议与其他契约一样,在合同法上具有效力,并且相对于医疗纠纷而言,协议的履行引发的争议具有独立性。

医疗纠纷协商的法律保护

尽管合法的协商协议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根据法律规定,这些协议仍然受到保护。当医患双方就医疗纠纷进行交涉、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时,这份协议将产生法律效力。因此,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的行为都可能构成合同违约,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优势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节省时间和金钱。通过协商,双方可以主动参与解决纠纷的过程,并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协商还可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关系,减少纠纷的恶化和扩大化的可能性。

如何进行医疗纠纷协商

在进行医疗纠纷协商时,双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1. 相互尊重:双方应尊重对方的权益和意见,保持平等和谐的协商氛围。
  • 2. 充分沟通:双方应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 3. 探索解决方案:双方应共同探讨解决纠纷的可能方案,并寻求达成共识。
  • 4. 签订协议: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限制

尽管医疗纠纷协商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协商需要双方都愿意参与并积极配合,如果一方不愿意或者故意拖延,协商可能无法进行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其次,协商所达成的协议只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对于第三方来说,这份协议并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如果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能需要寻求其他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

  • 竹山法院受理胡月英医疗纠纷案件

    湖北省竹山县胡月英老人因医疗纠纷而引发的争议。胡月英因胸背疼痛在县人民医院被诊断出患有胆结石等疾病并转入县中医院接受治疗。手术中发现胡月英先天无胆囊,引发家属对医院误诊的质疑。医院坚持认为没有过错,双方产生纠纷。竹山法院已受理此案,将依法公正审理。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 误诊引发的医疗赔偿案件
  •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 医疗过失鉴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