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 > 医疗纠纷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医疗纠纷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时间:2024-05-3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195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针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在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会将医疗机构、预防、防疫、妇幼保健等医疗组织作为被告。这些组织都具备“法人组织资格”,也就是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颁发营业执照的单位组织。根据法律,这些组织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果需要进行诉讼和赔偿,它们本身就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管辖法院的选择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患者及其家属在解决医疗纠纷时应前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诉讼,这个法院被称为“管辖法院”。具体来说,如果医疗机构位于某县,就应到县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医疗机构位于某市,就应到该市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该市是设区的市(如东城区、西城区、和平区等),就应到该区的法院进行诉讼。

此外,我国诉讼法还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也就是以被告所在地为基准。患者及其家属不应认为在本地诉讼方便就到就近的法院立案诉讼。例如,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由于甲医院使用了乙药材公司提供的不合格药品导致的,打算将甲医院和乙药材公司一同告上法庭。根据《诉讼费》的规定,如果几个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的辖区内,各个法院都有管辖权。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向上述两家机构的任何一个管辖法院提起诉讼,两家法院都有权受理案件。

然而,患者及其家属不应利用这一点来“耍小聪明”,即在两家法院都立案诉讼,然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判决。根据《诉讼费》的规定,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最先立案的法院将管辖此案。如果后立案的法院发现该案已经在其他法院立案,它会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先立案的法院。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诉讼费用。

被告住所地变更的影响

在立案后,如果被告医疗机构已从甲区搬迁至乙区,而乙区的法院恰好有熟人,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希望将案件转移到乙区的法院审理,这样会对他们的诉讼有利。然而,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一旦案件受理,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有管辖权的法院一旦受理案件,不能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法院。

在医疗纠纷中,法律的最大体现在于“公平”。患者及其家属在遭受身体伤害后,最希望得到法律正义的“公正”对待。因此,他们不仅要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对待,还应避免将对方置于“不公正”的地位。既然双方都选择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纠纷,就应严格遵守法律的“游戏规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吴某因胎儿状况异常要求剖宫产,但医院延误手术导致新生儿死亡。法院认定医院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并判决赔偿原告合计106892.88元。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
  • 服务合同纠纷有效期几年
  •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