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诉讼中,当法律要件事实的真伪不明时,一方当事人因此承担的不利后果。为了保护权利和实现公平,法律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医疗过错时,应承担举证责任。
在本案中,张集卫生院应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医疗过错。由于张集卫生院拒绝提供病历资料,导致医疗事故鉴定无法进行,因此可以视为举证不能,张集卫生院应承担医疗事故责任。此外,根据卫生部卫政法发[2005]28号文件的规定,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导致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运河卫生院提供病历资料的行为是否已经尽了举证责任?有意见认为,虽然运河卫生院提供了相关病历资料,但由于张集卫生院拒绝提供病历,导致无法证明运河卫生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因此应综合考虑证明力,而不能仅凭借运河卫生院的举证行为排除其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运河卫生院已经尽了举证责任,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一种高度盖然性的要求,即证明已经达到相信存在及大可能或非常可能如此的程度。与刑事诉讼不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不要求使法官确信或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由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一般由当事人自己收集,过高的证明标准会使民事权利难以维护和实现。
在本案中,运河卫生院已经尽了自己的举证责任,提供了相关证据。运河卫生院无权要求张集卫生院提供病历资料,否则将对其举证责任进行苛责,不公平。因此,可以认定运河卫生院的证据已经达到相信存在及大可能或非常可能如此的程度,已经尽了举证责任。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四川达州人邱先生和湖北省新洲吴先生因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两人均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由叶-茂医生植入钢钉后出现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医生叶-茂涉嫌非法生产医疗器械和进行人体试验。最终,医生受到处罚并被免去职务,医院也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