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施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法理依据,主要是基于医患双方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患方举证困难。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第四条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程无过错的举证责任。
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应按以下方式划分:
受害人(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应当承担证明自己受损害事实和接受过医疗事实的举证责任。受损害事实包括病员生命和健康的损害,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接受医疗事实可以通过挂号、交费等诊疗手续来证明。
医疗机构是指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或医院。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 证明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大多数案件中,医疗行为与病员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明确。然而,在某些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中,必须通过专门技术鉴定来确定因果关系。
2. 证明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医疗机构如果要免除自己承担的侵权责任,就必须证明在诊疗过程中不存在医疗过错。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观点。他们认为,医疗机构证明自己没有医疗过错的途径包括:
1. 证明损害结果属于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医疗机构无法预料的原因造成的损害后果或医疗机构确实无法避免医疗损害结果。
2. 证明出现了难以预料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必须是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免责的条件。
3. 证明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如果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是造成损害后果的全部原因,医疗机构可以免除赔偿责任;如果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只是损害后果出现的原因之一,而医疗机构也存在过失,双方应根据过失相抵的原则分担责任。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
医疗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由医疗机构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患者受损害的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证明自己对患者实施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但要认识到,举证责任倒置只是减轻了患者一方的举证责任或者说举证的难度,患者一方要打赢官司,仍然要举出比较充分的证据
医疗事故不能以手术成功与否来界定。举证责任倒置后,医院要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方面提出证据,患者要就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提出证据。也就是说,举证责任倒置后,医院要向法院提供两个要件的证据,而患者也要向法院提供一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