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监督管理措施 > 哪些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哪些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时间:2024-11-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682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能以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资格,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是小孩,也可能是精神病人,这些人是需要法定监护人的,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及其顺位关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需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如果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于不服指定的情况,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则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的规定,只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行为才能被定罪处刑。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监护人不会因为被监护对象的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于教唆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教唆的对象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如果监护人符合教唆犯的犯罪构成,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范围、选择和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担任监护人。

对于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的情况,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没有符合前述规定的监护人,则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和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权利,受法律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顺位关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具有顺位关系。如果前面顺位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权,后面的法定监护人才能行使监护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