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人身损害,如何责任承担
时间:2025-01-2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摘要:人身损害的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大家关注的重点显然是责任承担的问题。近几年发生了许多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例,那么又该怎样担责呢?接下来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案例为您分析,供您参考。
案例:未成年人溺水身亡责任纠纷案
背景
2014年7月,一名8岁男童放暑假,希望学习游泳。男童的父母聘请了李XX作为游泳教练,并选择了某小区的游泳池作为学习地点。然而,在学习游泳的第二天,男童没有等到教练来接他,便自行前往游泳池。在游泳池内,男童遭遇溺水事故,尽管教练及时赶到并进行急救,但男童最终不幸身亡。
法庭审判
法院审理认为,物业公司作为泳池的管理者和受益者,有责任保障所有游泳客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在本案中,物业公司及其救生员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直到男童被救上岸时,救生员才得知发生事故。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承担50%的责任。教练没有获得游泳教练资质,却仍从事这项工作。在发现男童偷偷进入泳池后,教练应意识到潜在危险。然而,教练既没有劝阻和提醒男童,还叫男童自己到大泳池边等待,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教练应承担30%的责任。至于小区开发商,他们是泳池所在小区的开发商。虽然泳池作为小区的配套设施,但开发商并未进行产权登记,也没有证据证明开发商对事故的发生有过错。因此,开发商不承担事故的责任。
分析
男童作为未满十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放任儿子独自在他人家过夜。明知教练无游泳教练员证,仍然允许儿子与其独自学习游泳,并未在旁监护。这导致男童没有等到教练来接他,自行前往泳池。因此,男童的父母应承担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占比20%。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学校自残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
未满18岁进厂属于童工吗
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进厂是否属于童工的问题。根据国家和相关法规的规定,童工被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雇佣未成年人从事劳动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是十六周岁以下则属于童工,但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
产品侵权责任的性质和适用法律
产品侵权责任纠纷的性质和适用法律问题。产品侵权责任指因产品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承担责任。其特点包括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与产品自身质量无关以及为物件致人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对于本案,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
-
旅客合同附随义务和法定义务
-
给公司开车出了事故司机要赔偿吗
-
离婚案宣判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