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办法》,支付机构有责任在服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客户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事项,并采取有效方式确保客户充分知晓并清晰理解相关权利、义务和责任。此外,支付机构还需要增加信息透明度,定期公开披露风险事件、客户投诉等信息,以加强客户和舆论监督。
新规要求支付机构充分尊重客户的真实意愿,让客户自主选择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机构、资金收付方式等。支付机构不得以诱导、强迫等方式侵害客户的自主选择权。此外,支付机构在变更协议条款、提高服务收费标准或者新设收费项目时,应确保客户知悉且自愿接受相关调整。
根据新规,支付机构需要制定客户信息保护措施和风险控制机制,以确保自身和特约商户都不会存储客户敏感信息。支付机构还需要依法承担因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和责任。
新规要求支付机构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差错争议和投诉,并建立健全的风险准备金和客户损失赔付机制。对于无法有效证明是因客户原因导致的资金损失,支付机构应及时先行赔付。此外,支付机构还需要对安全性较低的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设置单日累计限额,并对采用不足两类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无条件全额承担客户风险损失赔付责任。
银监会投诉渠道及处理流程。投诉需通过书面实名形式联系当地的银监会派出机构。银监会会保密处理投诉信息,并转发给相关银行处理,要求银行迅速调查并直接回复投诉人。但银监会不介入银行服务收费或质量等投诉,只能敦促银行解决客户投诉,无权裁定投诉合理性或命令银行
鉴于客户在网络支付业务中可能面临资金被盗、信息泄露等风险隐患,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保障客户合法权益,《办法》结合支付机构目前在客户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相关监管要求:。要求支付机构制定客户信息保护措施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自身
央行发布了关于网络支付的意见稿,引发用户的广泛吐槽。除了网络支付每日限额5000元外,意见稿规定用户在开设网上账户时,需要用5种方式来验证身份。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如果要发微信红包,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个机构的证明来验证自己身份才可以。这无疑将极大地影响用户使
《办法》依据互联网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支付服务市场创新和发展需要,清晰界定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的内涵和边界,明确了监管标准和规则,从业务和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