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是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控制风险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此外,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还可以指导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调整。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抽样总体:根据需要测试的范围,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业务范围。
2. 确定样本量:根据可接受的依赖风险和可容忍误差,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3. 采取抽样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从抽样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
4. 进行测试:对选定的样本进行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5.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实质性测试程序。
根据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审计人员可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实质性测试。具体的实质性测试步骤如下:
1. 获取或编制相关明细表: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需要获取或编制代发行证券明细表,以核对加计数是否正确。
2. 盘点库存实物券: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一起进行库存代发行实物券的盘点,核对证券类别、名称、票面价值、承购和发行价格以及总金额,并与相关账户进行核对。
3. 查阅证明文件:对于在外保管的证券,需要查阅相关证明文件,必要时可以向保管人发送函证。
4. 检查承销合同和协议:验证承销合同和协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代发行证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计价及成本结转是否与合同和协议相符。
5. 检查证券余额移交手续:根据不同的承销方式,检查发行期结束后未售出的证券余额的移交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 确认披露情况:核实代发行证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通过以上实质性测试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期货权益是指期货账户中的权益,其价值随期货合约价格波动而变动。期货从业人员在向投资者提供服务时需遵守多项法律要求,包括了解投资者情况、告知投资风险、独立客观提出投资建议、申明执业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公平对待投资者等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负债不得超过净资产的九倍,经纪类证券公司则不得超过三倍。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公司稳定经营、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并防止过度承担风险。监管部门会定期监测和评估这些公司的负债情况,确保其符合法规
证监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回答。证监会表示正专注于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并重视与香港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合作。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更换对IPO排队企业的影响,证监会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上市的一般条件,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条件。股票上市需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条件,如经过核准并公开发行、股本总额及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无重大违法行为等。公司债券上市则需满足债券期限和实际发行额的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证券上市条件对公司、投资者、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