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是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控制风险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此外,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还可以指导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调整。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抽样总体:根据需要测试的范围,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业务范围。
2. 确定样本量:根据可接受的依赖风险和可容忍误差,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3. 采取抽样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从抽样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
4. 进行测试:对选定的样本进行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5.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实质性测试程序。
根据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审计人员可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实质性测试。具体的实质性测试步骤如下:
1. 获取或编制相关明细表: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需要获取或编制代发行证券明细表,以核对加计数是否正确。
2. 盘点库存实物券: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一起进行库存代发行实物券的盘点,核对证券类别、名称、票面价值、承购和发行价格以及总金额,并与相关账户进行核对。
3. 查阅证明文件:对于在外保管的证券,需要查阅相关证明文件,必要时可以向保管人发送函证。
4. 检查承销合同和协议:验证承销合同和协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代发行证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计价及成本结转是否与合同和协议相符。
5. 检查证券余额移交手续:根据不同的承销方式,检查发行期结束后未售出的证券余额的移交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 确认披露情况:核实代发行证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通过以上实质性测试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修订内容,包括股票上市行为、信息披露行为、上市公司及相关义务人的监管等方面。规则适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文章还提到了股票上市协议的内容、董事和监事的职责和承诺,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接受监
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由具有证券承销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承销。取得证券承销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机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自行销售。
在债券间接发行中,证券中介机构代理发行人发行债券——证券中介机构借助自己在证券市场上的信誉和营业网点,在规定的发行有效期限内将证券销售出去,这一过程称为承销。这一证券中介机构就是公司法上所说的公司债券承销人。从债券承销实践看,债券承销主要有以下四种方
2、证券助销:是指承销商按照承销合同规定,在约定的承销期满后对剩余的证券出资买进,或者按剩余部分的数额向发行人贷款,以保证发行人的筹资、用资计划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