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存在多种客观原因,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营业部经纪业务的竞争战略和业务结构仍然保持着多年前品种单一、结构雷同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截至2000年年底,深交所和上交所会员托管市值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券商也没有超过5%,前10名券商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仍然低于30%。这种低市场集中度说明经纪业务的差异化在总体上仍然较低。营业部普遍将争抢市场份额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增加投入,单一扩大经营规模,甚至不惜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结果导致营业部始终无法摆脱低水平恶性竞争的怪圈,成本逐年上升,也加剧了利润日趋平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经纪业务竞争手段创新不足,缺乏特色,只注重提供“硬件”服务,忽视了“软件”服务,在竞争手段上延续了返佣、赠送电脑和所谓的亲情服务等传统方式。这使得绝大多数营业部的竞争手段趋同,差别化程度降低。
营业部是券商在各地的营业网点,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券商开展各类业务的据点。如果营业部的分布不均匀,不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据点和业务桥头堡的作用。因此,从效益角度考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营业网点的布局,力求使营业网点设置更加合理。在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职业分布特点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原有部分营业网点进行迁址或置换,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营业网点的优势。以资本金规模类似的几个券商为例,可以看出**证券比较典型,其省内营业部占比仅为17.3%,大部分分布在省外。**证券目前的23家营业部几乎遍布全国,政治、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都有营业网点,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中部地区有杭州、武汉、南京等也有营业部,西南地区有昆明、成都,北方有沈阳,西北有乌鲁木齐、西安,最南有海口,这样的营业网点布局体现了其战略发展优势。
成本与费用是影响营业部或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房租;(2)装修摊销;(3)设备摊销;(4)通信费用;(5)资讯费用;(6)席位费摊销;(7)人员费用。受传统的营业部扩张模式的限制,营业部的成本较高。大量资金用于有形网点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佣金折让和人力资本的上升使得券商的成本不断攀升。营业部的装修频率过高,每2-3年就要进行一次改造,投入巨大,递延资产增加,固定成本增加,长期待摊费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利用经纪人来开拓市场,在部分证券公司中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调查营业部聘用的经纪人开发客户创造的交易量占营业部总交易量的比率时,有20.68%的营业部认为10%以下的交易量来源于经纪人,有8.14%的营业部反映经纪人带来的交易量在10%到20%之间,认为经纪人带来的交易量在20%以上的营业部仅占3%。这说明:目前在我国,经纪人的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经纪人的出现与目前相关法规相对滞后的现状存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经纪人制度的发展,导致经纪人创造的交易量非常有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经纪人的推出是一种趋势。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期货权益是指期货账户中的权益,其价值随期货合约价格波动而变动。期货从业人员在向投资者提供服务时需遵守多项法律要求,包括了解投资者情况、告知投资风险、独立客观提出投资建议、申明执业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公平对待投资者等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负债不得超过净资产的九倍,经纪类证券公司则不得超过三倍。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公司稳定经营、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并防止过度承担风险。监管部门会定期监测和评估这些公司的负债情况,确保其符合法规
公司解散的事由、特征、程序和效力。公司解散的事由包括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等。公司解散后法人人格仍存在,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限。解散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注销登记和公告公司终止。解散的效力包括停止一切积极活动、成立清算组等
证监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回答。证监会表示正专注于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并重视与香港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合作。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更换对IPO排队企业的影响,证监会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