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监督机构 >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以换折方式支取储户资金行为的定性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以换折方式支取储户资金行为的定性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972

行为人窃取他人的存款信息资料并据此换折的行为,虽然体现出一定的秘密性,即是在利用工作便利趁其他工作人员不备之机偷偷进行的,但该行为只是为非法占有存款创造了条件,并不等于实际占有了相应的财产。也就是说,该行为只是为了下一步实施非法提取存款做准备,但尚未对存款造成实际侵害。

金融凭证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因此,是否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不仅要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使用伪造、变造的银行结算凭证骗取钱款的行为,还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取款得手后,将部分诈骗所得用于购买轿车、房产等供个人使用,并携带剩余赃款出逃,便足以认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已经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需要说明的是,储户的存折虽经行为人伪造并被提取了存款,但原存折仍是合法有效的存折,储户凭借其存折当然能够依法向银行主张提款的权利,而银行在储户到期提款时也必须无条件向其支付存款本息。因此,实际上遭受财产损失的是银行而不是储户,银行才是被害人。

行为人利用窃取的他人存款信息资料伪造银行存折的行为,依法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其后使用该伪造的存折到银行取款的行为亦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两个行为具有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属于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对于牵连犯的处理,在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刑事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择一重罪论处的原则。比较行为人构成两罪应适用的法定刑幅度,显然金融凭证诈骗罪重于伪造金融凭证罪,故对行为人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论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假设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策略空间和效用函数,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的策略包括疏于监管、正常监管和加强监管,而被监管者可以选择违规或不违规。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

  •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关系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者的主体要件相同,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犯罪。同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这两种罪行的犯罪者勾结并提供帮助,也可以成为共犯。其次,两者的客体要件也相似,都是复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流程是怎样的

    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流程包括:被害人报案并提交立案材料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收材料;工作人员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的法律责任;审查立案材料;做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根

  • 招摇撞骗罪能取保吗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进行招摇撞骗活动的,不能构成本罪,达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犯罪。如果行为人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但并未借此实施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 公务员受贿与诈骗罪的区别
  • "电话欠费"诈骗猖獗,打到消协热线
  • 盗取现金支票承兑本案是盗窃还是票据诈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