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监督机构 > 证监会就推进退市制度改革等问题答问

证监会就推进退市制度改革等问题答问

时间:2023-11-1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974

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通报,对新股发行承销违规采取监管措施

2014年5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新股发行承销违规机构和个人采取的监管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情况。

根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的介绍,中国证监会已经完成了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的例行换届,并批准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铁合金期货交易。同时,证监会还通报了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情况以及对5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的立案情况。

在记者提问环节,有记者询问了关于创业板IPO管理办法的调整是否适用于目前在审的企业,并是否需要更新材料的问题。

证监会回答称,已于2014年5月16日发布了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目前正在组织修订创业板首发招股说明书准则和申请文件准则等配套规则,并将尽快公开发布。在审企业将根据新规定修改并更新申报材料。

另外,还有记者就某公司涉嫌违规行为向证监会提问。

证监会回应称,已经关注到相关报道,经初步核查发现,融出资金系某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客户资金,暂未发现该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该项股票质押回购交易。进一步情况正在核实中。

还有记者关注到主板发审委换届的委员结构变化的问题。

证监会回答称,此次换届中,新聘委员中增加了来自买方的代表,旨在加强信息披露需求方的委员力量,促使发行人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此外,还有记者就某公司的处罚结果提问。

证监会表示,该公司的相关情况目前正在处理程序中。

还有记者就某公司是否应该退市的问题提问。

证监会回应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对于因追溯调整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有相应的处理规定。具体包括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等措施。对于该公司,上交所已根据规定作出了相应处理。

证监会还解释称,现行规定并未将追溯重述导致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连续亏损作为直接退市情形。这是为了平稳推进退市制度改革,保护投资者权益,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具体是否暂停和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将取决于公司接下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最后,有记者问及证监会在推进退市制度改革方面的最新进展。

证监会回应称,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功能,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场化、多元化和常态化,证监会已发布了相关意见,并将根据市场和行业情况,研究制定并修改有关规则,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

最后,有记者就某公司涉嫌商业贿赂的情况提问。

证监会表示,无论在审核过程的任何时点,对于发行人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将按照既定的信访程序进行核查,并与稽查部门联动。同时,证监会呼吁媒体和社会公众在参与社会监督时提供明确具体的线索。

最后,有记者关注到券商创新的问题,并询问了证监会的计划。

证监会回应称,为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已发布了相关意见,并将推动业务牌照管理的放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外担保抵押的规定

    公司对外担保抵押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公司对外担保需遵循公司章程,经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并严格限制担保数额。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需明确内部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对外担保必须及时披露,控股子公司

  • 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建设问题。现代证券市场监管起源于大危机后美国的经验,其监管法律法规完善、体系成熟。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监管滞后的问题,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和完善监管体制,运用市场规律,并注重国际合作,以提升监管水平。

  •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监管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及监管与自律相结合原则。这些原则确保了证券市场秩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和交易活动公平公正,并强调监管机构和自律机构的合作与配合。

  • 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是哪些

    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及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形。独立董事需具备五年以上法律、经济工作经验,并符合证监会的独立性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其董事会决策程序由公司章程规定。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形包括在公司任职或相关关联人士、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较高的人员、

  • 资产重组需要什么法律程序
  • 什么是代办股份转让
  • 审计报告中可能会出现的猫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