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是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公司的股票必须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公司的股本总额必须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
公司必须已经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并且连续三年盈利。如果是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公司必须有不少于1000人的股东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并且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如果公司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
公司在三年内不能有重大违法行为,其财务会计报告也不能有虚假记载。
除了以上条件,公司还必须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满足以上条件的公司可以向国务院证券管理审核部门及交易所申请上市。
根据《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为:
发行人必须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发行人必须连续两年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并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发行人一期末的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并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情况。
发行人发行股票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
美国股票期权制度的问题,包括是否应视为一种支出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争议。同时,文章也对中国股票期权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冷静思考,指出在推进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税收政策、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国外股票期权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内在价值法以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为计量基础,在服务期内逐渐摊销递延报酬成本。而公允价值法以授予日的期权公允价值确认成本并摊销,通常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公允价值,不存在期末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技术难点及对策。股票来源方面存在政策不明确和公司法限制两大难点,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和修改公司法以应对。行权价格方面难点在于缺乏统一标准,可能被人操纵,需制定统一标准并确保发行定价市场化,同时政府应支持ESO计划与改制上市同时进行。
股票指数期权的基础知识,包括其作为金融衍生品的定义、乘数设计、品种选择、最小波动点和保证金等方面。股票指数期权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乘数设计需考虑多种因素,品种选择包括美式和欧式期权的选择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最小波动点的不同规定和保证金的含义及要求。